本报讯(记者 王磊)日前,市政府办公室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。《实施意见》提出推动数字化改造、智能化升级,创建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、建设智能牧场,完善提升生猪、肉鸭综合服务平台。
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,聚焦数字化转型推动技术创新、提高生产效率、改善质量控制、提高监管能力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,积极贯彻落实省数字农业发展战略,运用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新技术,推进数字平台建设,推动畜牧业在生产、管理等领域数字化改造升级,全面赋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。
在数字平台建设方面,我市支持建成了国家生猪市场——山东交易市场、全国肉鸭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和泰安市奶业社会化服务平台。山东交易市场自2023年6月开市以来运营良好,市场注册用户超过4000户,已服务用户6.7万次,市场总交易量达24.5万头,总交易金额近5亿元,在全国省级交易市场中位居第二,已成为省内最大的生猪大宗商品交易平台。全国肉鸭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良好,已有126家商户入驻,实现合同签约4103份,累计成交金额达5.85亿元。泰安市奶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智能鲜奶机进社区,引导奶农为小区居民提供安全、新鲜的牛奶,已成功发展活跃会员3600户,满足1万多名居民日常奶产品消费需求。
在推动畜牧生产数字化改造方面,我市积极组织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和智慧畜牧应用基地、智能牧场培育行动,通过示范推广应用高效繁育、精准饲喂、环境控制、生物安全等先进适用技术,带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市共创建国家级示范场5家、省级示范场10家、市级示范场104家,省级智能牧场10家,智慧基地26家。全市畜禽养殖规模养殖比重达87%。
此外,市畜牧部门积极推进监管方式智能化、数字化,依托省智慧畜牧业务支撑服务系统,全面实施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无纸化出证,统筹推进生猪屠宰“三证联通”试点,实现产地检疫、屠宰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数据信息统一,将追溯链条从生猪胴体延伸到养殖环节,并将信息联通至市场监管部门,通过会商制度实现生猪产品跨部门联合监管、质量可追溯,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。